2024年8月4日,著名华人物理学家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在美国旧金山家中逝世,享年98岁。巨星陨落,举世震惊,深切缅怀。海内外众多学者第一时间表达了对他的哀悼和纪念。
李政道先生长期从事物理研究,在量子场论、基本粒子、核物理、统计力学、流体力学、天体物理等领域都做出了突出的成果,他在相当广泛的科学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和做出的巨大贡献,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,举世瞩目,影响深远。尤其在1956年,他和杨振宁先生合作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,为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道路上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,为此共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。这是华人首获这一世界最高科学荣誉,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,激励我国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,迈向世界学术前沿,把个人的学术追求与服务国家发展结合起来。
李政道先生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,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。他始终始终心系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。为中国科学教育战略布局、高能物理前沿探索、高水平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。自1972年起,他多次回国讲学、建言献策。
李兆顺与李政道大师合影
在李政道先生一次回国到清华大学讲学之际,在清华美术学院作访问学者的我,很幸运地和他结识了,并有时间向他请教科学和艺术的结合问题。当时他比较健谈,告诉我:“科学与艺术,是一个硬币的两面,是一个统一体。工作与生活则是一个人的两面,也是一个统一体。只是我没有时间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。但是,为了使自己的心情愉快,松弛一下自己紧张的工作,我有时间就画画、听音乐、读文章。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,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、普遍性,都根植于自然,而对自然的探索则是人类创造性的最崇高表现。”说完这段话,他听了我关于自己从事的“右脑潜能激发画”的介绍,他说,这是一个有趣而富有意义的学术领域,希望我以跨界思维大胆努力,深入研究下去,寻觅科学和艺术的契合点,搞出更多的成果来。接着,他又欣然拿起笔来,为我题词“融合科学与艺术,发展世界之和谐”。李先生和蔼可亲、平易近人的风度和他的这番深入浅出的话语,使我很受感动和启发,顿感有了方向,我决心在右脑潜能激发画的研究上继续推进,以更新更好的成果回报社会。
吴冠中和李政道两位大师合影
吴冠中、李政道两位大师双签名的海报镜心
李政道先生的绘画作品
在此之前,我听恩师吴冠中先生多次谈到他和李政道先生的交往,对李先生深表敬佩,两位大师一起其乐融融地讨论科艺融合,学术站位高,在交流中迸发创新火花,并共同发起了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研讨会。后来,我又了解到,李政道先生担任过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的科学顾问,以及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名誉会长,并出席了第三届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。在李先生的推动下,多位国内知名画家根据前沿科学的发现,创作了《创天》《日月山》《汉镜传讯达万里,电子激光集须弥》《对称乎?未必,且看柳与影》等科学主题画,以及李先生创作的《千枝万根皆相连,遍野成林仅一树》,在很多展览和会议上引起关注,启发了国人对科艺融合的思考。
李兆顺《遥远星空》
我一直密切关注着这些学术活动和作品,受之感召,也从中借鉴了许多有益的元素。我系统探索将色彩心理学理论与现代科技手段应用到绘画创作当中,大胆地融合中西绘画技艺、运用色彩对人类大脑的刺激反映,又结合自己开发右脑的科研成果,力求发展创新自己的绘画艺术,为此创造了右脑潜能激发画,亦称兆顺波画,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。
杭州兆顺波画艺术馆展出的李兆顺作品《荷塘晨曦》
右脑激发画将自然科学与绘画艺术融合,具体而言,是融合心理学、色彩学、物理波谱学说、量子力学、量子生物学、美术鉴赏学、综合材料绘画技法理论以及油画、水彩、水墨艺术等学科、画种于一炉,以科技为内核、以艺术为表现形式,创造了一个具有抒情意味的、充满诗意的空间,使人如闻花香,顿觉心旷神怡,精神振奋,思维变得灵活敏捷。对于青少年来说,欣赏右脑激发画作会不知不觉地用到自己的右脑。长期观赏,在得到艺术审美的同时,不仅能够提高记忆力、理解力,更为重要的是以右脑的生理条件为左脑的学习负担解压,具有快乐学习,轻松学习的重要意义。由于我创作的《荷塘月夜》、《蓝色之梦》为代表的系列右脑波画系列佳作,以蓝、绿、黄等颜色为主调,画面远近结合,观者看完近景,再观远景,又能很好地预防近视,并放松身心,消除抑郁、焦虑,缓解压力,成功入选了教育部与清华大学组织的文化进校园活动。
李兆顺《和风细雨》
杭州兆顺波画艺术馆展出的李兆顺作品《幽兰清韵》
今年1月,我的右脑潜能激发画作品展在杭州兆顺波画艺术馆举办,浙江省委宣传部、浙江省文联、杭州市文联、浙江大学、人民日报论坛等单位的领导、嘉宾出席参加了本次画展开幕仪式和之后的座谈会,所展出的《莲荷系列》《宇宙系列》《兰蕙系列》以及《杭州复兴大桥》等最新作品受到各界人士的认可和好评。
杭州兆顺波画艺术馆展出的李兆顺作品《杭州复兴大桥》
李兆顺《江南水乡》
我觉得,艺术要为人民服务,要平民化,要走出象牙塔,让绘画从大雅到大俗再到大雅。绘画艺术不能千篇一律,不能孤芳自赏、高蹈玄虚、乏味空洞,这就需要标新立异,需要作品从生活到绘画,从科学到艺术,又使艺术有效地反馈于现实需要,实现俗雅之间有意味的高度转化,使创造的绘画文本独具审美和科学之双重价值,蕴有时代性、现代感、医疗功能性、生活装饰性等亮点。这是我近些年从事右脑潜能激发画研究和创作的体会吧。
李兆顺与恩师吴冠中先生一起参加活动
我很幸运,我的每一点进步,都得益于大师的指点。感恩吴冠中先生,他把我引入科学和艺术融合的道路上来;感恩李政道先生,他以一个大科学家对青年学子进步的关爱和经验之谈,启发和鼓励我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。记得后来在北京的一次活动上,我又很荣幸地见到李先生,他笑着把我介绍给身旁的朋友们:“他叫李兆顺,是吴冠中先生的学生,把右脑科学与艺术结合,他的研究是做出贡献的。”我听了很激动,这更坚定了我在科艺融合领域探索的信心。我至今还在家里保存和悬挂着李先生给我写的题词,虽然尺寸不大,但我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,每当作画疲倦或者研究困惑的时候,我就静下心来看看它,品味一番。
今后,我将以已有的成果为新的探索起点,继续努力,继续探索,使右脑潜能激发画向着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,进一步实现科学和艺术的融合,争取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,让更多的人受益。
李兆顺 敬撰
2024年8月15日于杭州兆顺波画艺术馆
李兆顺,部级劳动模范,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,优秀教育工作者;右脑科学与艺术教导师,国家一级美术师,教授、画家、教育家,哈佛艺术学院客座教授;中国波画创始人,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级访问学者,大红袍画家中国有突出贡献的创新型艺术家,中国艺术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,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特聘研究员。
画作参加科学与艺术国际作品展,多次获艺术成就奖、海峡两岸书画大赛金奖、世界文艺终身成就金奖。拥有“一种开发大脑潜能的方法”专利(200510044078.4),获得国家科技“发明奖”一等奖,“一种开发大脑(右脑)潜能的装置”(200520085284.5),获国家科技“创新奖”一等奖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